
2024年股票配资神器,中国太保在金融领域成绩斐然,不仅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经营业绩成绩单,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也迈出了坚实且卓越的步伐。
ESG理念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中国太保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过程中,取得非常关键的助力作用。
去年末,中国太保在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的ESG评级中跃升两级至AA级,为中国大陆保险机构获得的最高评级,可持续发展绩效正迈入全球综合性保险集团先进行列。
“胸怀国之大者,践行保险为民”,这不仅是中国太保的价值追求,更是其行动指南。一直以来,中国太保把“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作为中长期发展的关键目标,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ESG领域精耕细作。
回顾中国太保2024年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夯实”“创新”“担当”这三个关键词,精准概括了中国太保的发展路径。它们是中国太保在ESG领域完善顶层设计、创新业务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生动注脚,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太保在这一年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坚实步伐与辉煌成就。
完善“顶层设计”,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顶层设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顺利落地及顺畅实施的灵魂所在。
自2020年起,中国太保便启动了ESG“顶层设计”的搭建工作,经过多年的精心打磨,已构建起一套层次分明、高效协同的治理架构。在2024年,这一治理体系的持续完善成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基础夯实的关键亮点。
为发挥战略领航功能,中国太保的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ESG三年规划全方位落地。公司围绕财务和影响双重重要性评估,精准确定ESG年度核心议题,以此牵引重点工作实施。
规划与落地之间需要全方位的制度建设体系架起桥梁。2004年,中国太保在ESG制度建设方面成果斐然。发布的《投资活动尽责管理指引(试行)》《运营端碳盘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如同坚实的基石,为ESG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旗下子公司亦积极响应,太保资本、中国太保寿险等公司制定了《ESG投资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太保的ESG制度体系,确保ESG理念贯穿于公司运营的每一个环节。
而在激励约束机制上,中国太保则将ESG指标与董事会执行董事和管理层的绩效薪酬紧密挂钩,同时设立覆盖集团和主要子公司的ESG相关考核指标。这种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公司各层级积极投入到ESG工作中,有力保障了ESG目标的有效落实。
此外,中国太保持续深化ESG投资管理制度体系、评估机制以及信息系统建设。2024年,中国太保首次完成并披露负责任投资原则(PRI)透明度报告,积极探索将气候因素融入战略资产配置,充分考量气候变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推动负责任投资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这些“顶层设计”完善的背后,映射出的是中国太保已形成涵盖ESG管理架构、管理制度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在内的闭环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也夯实了中国太保可持续发展的“地基”,更为其在金融市场的稳健前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书写五篇大文章,创新可持续发展内涵
创新是中国太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4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创新”这个词汇就出现了超过50次,尤其是在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书写上,创新成果显著。
具体来说,在科技金融领域,中国太保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创新产品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如去年中国太保产险与国科控股推出的“中试项目费用损失保险”就为全国首创,该产品能够替科技企业在中试成果未达预期时的损失提供风险兜底,填补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风险保障空白。又如在低空经济方面,中国太保成立了“无人机保险创新实验室”,发布全国首个“低空经济第三者责任险”,并成立“低空经济产业保险研究中心”,走在了低空经济风险保障的行业前列。2024年,中国太保的科技保险业务服务企业超过10.5万家,保障金额突破110万亿元。
绿色金融是中国太保创新的重要领域。公司充分发挥保险在负债端和资产端的专业优势,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2024年,绿色保险总额突破147万亿元。
2024年12月,中国太保、申能集团、上汽集团携手合作,成功落地上海首单碳普惠碳资产损失保险,此举通过保险填补了碳损失领域风险管理的空白,成为上海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事实上,这仅仅是中国太保在绿色保险领域创新的一个缩影。航运脱碳保险、碳配额质押保险……2024年,中国太保累计推出了30多款创新绿色保险产品,为新能源、碳金融、碳汇等绿色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绿色投资方面,中国太保持续完善绿色投资管理体系,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产业基金等多种形式,实现绿色投资规模超2600亿元。而在绿色运营与公益方面,中国太保也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构建碳管理体系、开展公益林建设等。
数字金融领域,中国太保则持续探索创新,积极推进“数智太保”科技规划,这其中诞生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孵化成型,数字员工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数据显示,2024年数字劳动力覆盖员工超2000人,生产率提升近20%,数智化服务客户达6814万人次,人工智能服务调用量8.44亿次,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及养老金融方面,亦闪耀着中国太保的不少创新点。例如公司探索保险服务渔业防灾减损工作的创新普惠金融模式,建立全国首个塘头水生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太保e检站”,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保险展示案例;又如中国太保旗下专业康复医疗品牌源申康复摸索出的“医康养融合”创新路径,已在厦门、济南落地。
共振国之所需,担当可持续发展重任
保险是社会的“减震器”和“稳定器”,在重大国家战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中国太保深刻理解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始终与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紧密共振,积极担当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在进博会以及服贸会这类重大国家级展会举办过程中,中国太保连续多届肩挑指定保险服务商之责,为大会顺利举办提供从会前、到会中、再到会后的全流程保险保障和风险管理服务,并持续升级保障方案。2024年,中国太保分别为第七届进博会提供超1.27万亿元的综合保险保障方案,为服贸会提供的总保额亦达2820亿元。
而在护航“一带一路”的十年间中,中国太保累计提供海外业务风险保障超3万亿元,承保范围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与地区,项目数量超1200个。在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这一方面,中国太保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在中资保险公司中实现重点项目保障数量排名第一、工程险保费位居行业第一,推动了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
增进民生福祉上,中国太保同样积极作为。在社会保障领域,中国太保不断提质扩面,大病医保覆盖106个城市,长护险服务超9000万人次,累计参与200余个惠民保项目,切实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同时,中国太保在乡村振兴方面加大投入,2024的帮扶资金达1757万元,助力产业振兴、村容村貌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对农户的风险保障,2024年新开发1409款农险产品,为1936万户次农户提供各类农业风险保障6634亿元。
而在公益慈善和社会责任履行方面,中国太保近年来持续擦亮“太保蓝”“责任照亮未来”等公益品牌,守护“一老一小”,为特殊群体打造贴合需求的关爱体系。数据显示,中国太保2024年捐赠总额高达5711万元,共有3800余名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各类重要任务,2024年累计服务时长7164小时。
可以看到,2024年中国太保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通过“夯实”顶层设计、“创新”发展内容、“担当”社会责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5年,相信中国太保同样会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
正如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所言:“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未来,中国太保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以保险之力守护绿水青山,以金融活水润泽民生福祉,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不懈努力,在可持续发展的征程上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举报 文章作者
金易
相关阅读
中国太保认为,今年股市将表现为结构性行情。
100 03-27 20:52
风险贴现率及投资收益率经济假设连续两年被下调。
84 03-26 21:44
近日,“2024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揭晓,中国太保凭借在企业社会责任之途的始终“匠心”,连续15年将“责任典范奖”这一最高荣誉收入囊中。
281 2024-12-17 23:08

中国太保会对互换便利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研究股票配资神器。
87 2024-10-31 16:0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上一篇:杠杆股票是什么 4月2日基金净值:申万菱信安泰裕利纯债债券A最新净值1.4015,涨0.09%
下一篇:没有了